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中国正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目标:2030年前力争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以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两个目标不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在全球气候行动中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
"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
"十四五"时期标志着中国进入落实碳达峰目标的关键阶段。工业领域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低碳转型对于实现国家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行动
《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相关方案,组织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共同编制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这一指南的出台,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引领和规范工业领域的碳减排工作。
地方实施要求
工信部强调,各地需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指南》中的标准化工作,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标准体系框架:基础通用标准的构建
基础通用标准是整个标准体系的基石,涵盖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基础共性标准,如术语定义、数据质量、标识标志、报告声明与信息披露等。
核算与核查标准的确立
核算与核查标准是确保碳排放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关键。包括组织、项目、产品碳排放量的核算与核查,以及核查机构/人员资质能力要求等。
技术与装备标准的推进
技术与装备标准关注能够有效降低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装备,涉及源头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以及协同降碳等方面。
监测标准的完善
监测标准涉及监测技术、监测分析方法、监测设备及系统等,目的是量化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强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管理与评价标准的制定
管理与评价标准包括低碳评价、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等,旨在为实现减碳目标提供管理活动和评价的规范。
推动工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标准制定
《指南》的实施将加快各项标准的制定,为工业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持续完善标准体系
通过不断完善的标准体系,推动工业领域向低碳、零碳发展模式转变,与现有的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有效衔接。
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指南》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标准化手段,推进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中国工业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行动方案。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坚定承诺,也为全球气候行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